案例 | 被推上神坛的社区商业,是时候换个打法了
文 | 陈艳艳
家门口买买买买,满满的烟火气息满足你的生活品质,对生活的想象。当社区商业被推上商业地产界的神坛,肩负着实体商业抵御电商的重任,努力拼杀着社区商业从最后一公里到“零距离”的“温情”。各大房企也是火力全拼,各出奇招。真是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。
但面对“亿万消费市场”这片蓝海,社区商业总不见起色,房企一以贯之的“租售并举”打法,用最短时间赚最多的钱,造成“社区有商业无中心”。被推上神坛的社区商业,是时候换个大脑了,换种思路,换个打法。
01
万科博弈最后一公里
社区商业于万科而言,就像老友见面,彼此间已经没有了陌生感。万科的社区商业依靠其住宅楼盘起家,“邻里家”五菜一汤的标准套餐模式,得以在其楼盘内复制。在“邻里家”这条产品线中,万科推出“333”模式。
“333”模式即,1/3万科招商主力品牌联营;1/3万科业主经营;1/3出售。以此模式,建立商家资源库。因此万科在单个项目中实现以售养租,发展出鱼羊市集、梅沙教育、万享荟等自营品牌。
无锡万科邻里家Live,国内首创“333”模块化商业流水线。
创造儿童主题IP,进行二次元场景营造。
以“异想引力场”为主题,通过公区改造,营建出兼顾溜娃、育娃的微型主题乐园,一个涵盖全龄段的漫游街区。
创造主题IP熊——神奇弯弯熊,为孩子们讲述温暖、神奇的故事。
打造探险王国、二次元动漫世界等奇幻场景,满足各种童趣想象。
提供游乐设施、植物园科普以及特色小铺实践基地,为儿童提供全天候成长陪伴式服务。
项目招商率100%,开业率90%,开业首日客流5万+,以家门口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社区全方位配套服务为定位。以大社区商业产品线,打造“美好生活场景师”。搭建出完整的社区生活体系,给社区商业市场不断增加创新成分和想象力。
02
盒马里主打“一站式一体化”服务
盒马里由岁宝百货改造为社区购物中心。11月30日,继盒马鲜生、盒马菜市、盒马mini等业态后,盒马第一家mall在深圳开业。
盒马里共三层,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,60多个品牌入驻,且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品牌。SKU超过10万个。和改造前相比,盒马里在业态结构上有明显调整,餐饮、生活服务的业态加重,烟火味儿十足。
首先,餐饮占比明显增大。其中连锁品牌、网红品牌较多。餐饮主要集中在一楼,丰富度较高。肯德基、利宝阁以及近两年较火的奈雪的茶均有入驻。小吃占比也比较大,如肉夹馍、锅盔、顺德双皮奶等地方小吃。人均客单价从几元到两百元均有覆盖,选择范围较广。
其次,零售区域的产品和品牌有所调整,以生活必需品和大众熟知的、高性价比品牌为主。二楼有盒马鲜生超市、小家电、医药区域,品牌则有优衣库、华为、木槿生活等等。
此外,盒马还引入了若干生活服务的小业态,比如盒马管家提供的洗衣、配钥匙、修手表、换电池等服务。
除了到店选购,居民还可以在家用盒马App买华为手机、优衣库的衣服等,30分钟可以送达。盒马里通过业态创新,无限地接近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根据赢商大数据,盒马里周边1公里内密集分布着57个住宅小区。这个半径内,有17万居住人口,4.9万工作人口。如果把半径扩大到3公里,覆盖人口又上一个层级。
这是shopping mall很难达到的覆盖度。节假日爆满,工作日冷清成为shopping mall的常态。相较之下,作为一种介于大型shopping mall与社区小店之间的业态,社区mall则更为灵活。
03
社区商业不仅仅是生意
从以上案例来看,社区商业项目若要运作成功,将情感加入运营,让商业回归生活。社区商业成为居民的朋友,成为居民日常生活、消遣的必要去处,定位有社区特色,营运走进社区。
20世纪50年代,社区商业首先在美国兴起,之后在其它西方国家逐步大规模发展起来。60年代,英国、日本、法国等西方国家也由于居民的郊区化而出现社区商业,到70年代,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来。
日本在1955年以前,学习西方文化,同时整个国家引入大量的西方消费品牌,在本土学习之后将社区商业本土化。
6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之后,城市化非常大,但是中小家庭分子越来越小,单身人群也越来越多,加上工作效率的提升,这时候所有的商品从大的批发型商品品类变成小包装,甚至即食型包装。
60年代是日本经济繁荣期,追求自我个性彰显、价值体现,品类的选择高质量且便宜。很多优秀品牌依托产品来承载情感价值,传递给消费者,不断地满足消费者内心的情感诉求。
中国社区商业发展也有类似日本的历程。目前,个人情感搭载的诉求还没有被充分满足,未来要更多地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与此同时,看待社区商业,不能仅仅以经营的角度,因为这不仅仅是生意。真正令人们最经常产生消费的,还是家门口的社区型商业。足不出户解决日常消费问题,是决定生活品质和营造人气的重要方面。
与其他商业项目对比,社区商业要具备三大特征:特征一,商业功能是“便民消费”,离消费者近是一个重要诉求;特征二,社区商业的消费对象偏重家庭客群、学生、儿童,以中档的家庭消费为主;特征三,在服务业态的配置上应突出“消费的便捷性”,服务业态的配置上应偏重家庭消费的组合。
还要具备五大关键业态:社区生鲜零售、生活方式杂货、家庭娱乐、健康美丽、轻餐饮快休闲餐饮。
在这五大关键业态中,最核心的社区生鲜零售和生活方式杂货(精品小百货)。生鲜经营一直都是零售业皇冠上的明珠。一个生意很好的标准便利店,日商接近1万元。当一个200平方米生鲜小超市在其对面出现后,便利店的日商跌到只有4000多元。生鲜专业店或生鲜社区超市,是最具可复制性的巨大市场容量的超级生意。而且社区生鲜零售满足社区的核心需求,具有高度垄断的潜力,甚至对便利店形成挤出效应。
04
平衡多方博弈,社区商业未来可期
早期零售商出于业务拓展需要,更倾向于选择聚客能力强、商圈范围广的购物中心,从而保证客流量。随着生存竞争日益加剧,一味做大型购物中心面临经营等方面的考验,而就近消费的社区商业成为企业争夺的“蛋糕”。
2018年4月2日,新建元-邻里中心REITs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,中国首单社区商业REITs产品的正面上市,让社区商业步入快车道拐点。“潜力股”社区商业,仿佛“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”,撩拨着地产人的心弦。
数据显示,预计到2030年,中国城市化率将达66-67%,预计未来每年将有1200万-1400万人口进入城市,中国将形成20000个以上新社区。社区型商业地产变现潜力或将迎来“指数级增长”。
目前整个消费市场上社区商业占比不足10%,正常情况下,社区商业的消费占到整个社会消费的30%-40%,才能体现生活配套服务的便捷性。
但一直以来,做社区商业的逻辑是最短时间赚最多的钱,快速回笼现金流,而社区商业的逻辑则相反,是通过有效长期的服务得到稳定增长,再实现可能不是很高的平均利润率。
多方博弈难以得到平衡,其结果就是社区商业的艰难前行。所以,房企需要从服务的心态出发,积极打造社区商业。零售商要注重细水长流的经营方式,来保证消费黏性。社区商业方可在商业浪潮中搏未来。
推荐| 中房商业公众号
往期精选 Editors' Choice
实地探店 | 如何将时尚与艺术带上火星,SKP-S未来零售实验报告
欢迎关注、投稿、爆料。